你有没有想过基站24小时的运行是不是很耗电?我告诉你答案,耗电是肯定的,而且碳排放总量也非常的大。
按目前的发展趋势, 2035年中国5g和数据中心的碳排放总量将达到2.3到3.1亿吨,约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2%到4%,相当于北京目前全是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两倍。所以,如何节能减排,如何省电,一直是通信行业关注的焦点之一。
通信行业,如今有一套成熟而且科学的节能减排的思路,归纳为两个方面,就是网络全生命周期的节能减排,以及网络端到端的节能减排。
网络全生命周期的节能减排是指通信设备从研发,生产,建设到维护各个环节都会进行全面的提升效率而且降低能耗。尤其是在产品研发的设计阶段,会进行设备功耗控制以及改良,相当于从源头上进行了节能减排,这是效果最直接的一种方式,对企业的研发能力要求也是非常高。

事实上,为了满足能耗的要求,很多厂商在产品研发设计的时候,都会用自研的高性能芯片,更合理的产品结构设计,更先进的材料和工艺,实现产品的极致能效果。还会在产品的生产制造方面引进了5g,工业互联网, MEC,AI等等多种数字智能制造技术,智能制造实现了高度的数字化,智能化,无人化,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,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。
而端到端的节能减排则是站在产品和设备类型的角度,将节能减排贯穿到整个端到端的环节,将节能减排落实到终端,接入网,承载网,核心网,数据中心等等通信网络的各个领域。在接入网方面,华为认为5g射频向超大规模的天线阵地演进,使能空间的波数更加集中,提升了能量传输的效率。
另外,基站节能还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。第一是改进了站点组网方案,另一个是使用清洁的能源,比如说太阳能,光伏能源等等。第三个就是当前的一个热门的话题,那就是引进了ai技术,基于ai和大数据的技术,通过智能算法对通信业务进行更准确的预测,调度与分配,可以在保障用户体验的前提下能够实现每比特的能耗最优。
可能有人听说过智能关断,那就是基站为了省电会偶尔关机,但实际上这种设备的关断并不是简单地关掉整个设备的电源,而是基于对业务负荷的精准的分析和预测,进行多维度,多粒子的节能关断。换句话说,就是更聪明的关断,不是关掉整个基站,而是关掉一部分空闲的载波和天线的通道,甚至只关一个指针或者一个符号。同时在关断的过程中,保证用户的体验不会受到影响。节能减排会贯穿在整个5g和6g的发展建设当中,以此实现碳中和的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