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们有没有想过,如果有一天自己的手机可以随意更换想要的零件,比如说内存不够用了,可以自己动手换一个大内存,性能落后了,可以换一个更强的芯片,这样一来就完全没有必要去维修店或者说换手机了。是不是听起来挺科幻的,但其实我们差点就用上了这种手机。谷歌曾推出过一款模块化智能手机,机身由一个铝制金属框和很多硬件模块组成,就像台式电脑一样,它的屏幕、处理器、电池等零件都是可以替换的。如果觉得手机像素低了,那就装个2亿像素的镜头,手机声音太小了,那就加个大音响,瞬间成为全场最靓的仔,让你的手机永不过时。本来以为这种模块化手机会颠覆手机的未来,但它却始终都没有量产,主流厂商也没有跟进研发,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?
首先咱们必须得承认,模块化手机是个很天才的思路,初衷也很好,既能让用户升级自己最需要的部分,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,也有利于环保,避免浪费。比如处理器落后了,换个处理器就行了,而不用换整部手机,这样一来电子垃圾大大减少,这不比苹果环保吗,但是这种设计过于理想,不够实用。首先模块化组合很难紧密连接,导致机身脆弱,时间久了可能散架,组合之间有缝隙,防水也没有保障,电脑倒是没问题,毕竟电脑都是固定在桌子或者地面上的,但是手机得跟着我们到处跑,要的就是一个稳固耐造,其次就是兼容问题,现在手机上的各种软件之间,甚至硬件和软件之间都是绑定的,比如手机cpu上就绑定了很多重要信息,如果私自更换了芯片,这些信息会改变,手机可能直接变成砖块。当然这些都是客观原因,至于厂商的主观原因嘛
你想一想,如果一部手机变成一个个模块,能随意的更换配件,那还有换手机的必要吗,换个新零件不就行了吗,这样的话,伤害的可就是手机厂商的利益了,不仅手机可能卖不出去,还容易把自己搞成配件厂商,配件肯定不如整机的利润高,所以主流手机厂商是不可能推广模块化设计的,甚至会尽量减少手机能够更换的配件,把手机的集成度做得越来越高。比如这几年手机上逐渐取消了外置SD内存卡和可拆卸电池,这样一来,咱们手机内存不够用了,要不只能忍着,要不就只能换新机了。其次,模块化手机可能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受欢迎,不是每个人都有时间和耐心去捣鼓一堆组件的,大部分人玩手机就求个省心,而且模块化手机成本压不下来,换一个模块的成本也许就能换一部手机。所以我觉得就算模块化手机量产了,也只有少部分人才会入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