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斗比GPS强吗,又有哪些优势

为什么在神州大地上北斗比GPS更精准?有一项不为公众所知的黑科技,那就是地基增强系统。这篇文章就给你介绍一下这个系统的惊人能力和最新发展。

什么是地基增强系统?卫星信号从高空传到地面,会经历电离层、对流层的干扰,从而形成定位偏差,而且这个偏差还是实时变化的,那该如何消除偏差呢?现在的做法就是在地面上建立了基准站,基准站的精准位置是很清楚的,这个精准站接受实时的北斗定位信息,由于各种干扰肯定会有一个偏差,例如向东南方偏了三米,我们把这个向东南方偏移三米的值,广播给周围80公里的其他北斗用户。北斗用户在实施接收到的定位信息基础上,再向西北修正三米,那就能够得到精准的位置信息,甚至可以达到实时厘米级的精度。这就好比是有一个不太准的秤,我们用一个一千克的标准砝码放上去一称,读数是一点一千克,我们就知道这个秤虚高零点一千克,以后用它给货物称重,把读数减去零点一千克,就能得出准确重量。距离基准站越近,干扰偏差值就越一致,减去偏差值,得到的位置就越精准,距离基准站越远,干扰偏差值就越不一致。因此,一个基准站只能管周围80公里的地方。

北斗比GPS强吗,又有哪些优势

那国内有多少基准站呢?报道的说法是2600个。经调查远远不止,因为各地的测绘局,兵工集团,地震局,三大运营商,千寻都有地基增强站,每家都有上千个,全国加起来得上万。全国性的地基增强硬件已经建立起来了,也能各自提供精准定位服务。如果某地把不同单位建设的地基增强站整合在一起,统一提供当时的实时修正数据,再按照使用量给建设者分成。如果这样做的话,那全国的地基增强网就建立起来了,会带来巨大的价值。一旦增强系统全面应用,那么大货车就再也不敢长期占用超车道了。给孩子带带定位手表会更加精准灵敏,定位信息不再是孩子在某地附近,而是精确到孩子站在哪块儿地板砖上面,现在倒车入库等驾考项目已经有电子监控了,压线就会报警,但是路考还得有考官,以后全部驾驶考核科目都会被北斗系统全面取代。在考试车上安装北斗接收机,无论是倒库还是路考,系统都会精确实时的记录车辆轨迹并自动评分,会比考官更严格和公正。

精密单点定位也是国内开展的一项重要北斗应用,有一项内容就是形变监测,专门对水坝、大桥、高速公路等巨大建筑物的沉降和变形做测试。你一定会疑问,那北斗的精度是几米?咋能搞如此精细的测量呢?这源于后差分算法技术,任何测量都会有误差,这次向东偏两米,下次向西偏三米。如果把多次测量后的结果统计平均,那就会有效的减少随机误差。

卫星定位的后差分算法就是这个道理。一次定位的精度是五米,但把成千上万次的定位数据进行合并处理,就有可能得到更加精准的结果,准确度甚至能达到两毫米。很显然,测量的次数越多和时间越长,精度就越高。而建筑物的沉降和变形是缓慢的,对时间并不敏感,正好可以利用这些特点来进行高精度测量,把北斗设备固定在建筑物上面,让它自动地接收定位信息,攒足了一个月的海量定位数据后进行后差分计算,毫米级精度的定位数据就算出来了,这比人工测量更加方便和准确。

很多偏远监测点是没有手机信号的。使用北斗进行形变监测还有个好处,就是数据可以直接通过北斗短报文功能传回基地,给他安个太阳能板就可以了,定位后,差分解算、数据回传全部自动化、山体滑坡监测、地壳运动监测,北斗的精密单点定位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,厉害了中国北斗。

(0)
优卡荟的朋友们

相关推荐

联系客服
联系客服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